問河溪「孔隙」為何物,直教魚生老相許?


從河說起的關鍵字中,常常出現「孔隙」這個詞,在河溪治理工程中,也開始出現「多孔隙護岸」的說法和做法。大家在乎的孔隙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用一些溪流裡的影像,讓生物自己說話,關於他們利用的孔隙。

孔隙其實不一定是(而且很少是)一個具體的洞,石頭和石頭之間、石塊在岩壁旁、沒有完全密合交界的大小縫,就是最普遍的孔隙。

完整的物體出現的裂縫也是一種孔隙,比如岩壁在軟弱的節理處被水逐漸侵蝕,形成凹槽或不平整的表面;或人工護岸基腳被掏刷,不易被塞滿的掏刷面成為了水生動物利用的掩體。

石塊的凹處也是褐塘鱧適合埋伏的場所

護岸基腳掏空形成的孔隙 在夏天常是魚群躲日頭的房間

那麼多大才算?多小就不適合?這還真的是自然界最關鍵的「相對論」!

對體高不到 0.5cm 的小毛蟹來說, 2cm 可能就大到沒有遮蔽;而對體長 25cm 的大石賓來說, 2cm 的縫不會吸引他。引用釣魚人常說的:「大孔大魚、小孔小魚、嘸孔就嘸魚。」重點還是要看你針對什麼樣的生物,而牠們又利用那樣的環境做什麼。

為了搶到最適合自己的石洞,繁殖期的石賓豁出去了!

孔隙也不僅限於石縫之間!

比如水漩渦邊緣形成的停滯沉降區,看起來空曠平坦的靜潭底,彷彿整段溪岸的落葉都被掃到這裡集中堆置,不同腐化程度的葉片果實堆疊間也是孔隙。

你可以說米蝦及石蠶在這裡刮食葉片表面腐植質,從容用餐;當牠們吸引了掠食者前來捕食時,也可以說米蝦躲進葉隙孔隙躲避吻鰕虎。

溪床上的孔隙為何不會被塞滿?

有的位置跟水流間的關係,本來就不容易沉降細小砂石!

大石塊組成的溪床階梯,在跌水間常有不小的孔隙;苦花喜歡在這高溶氧環境穿游(推薦造訪:苦花的大石運動場),鱸鰻則愛這良好的狙擊點位,總是大石障礙前移動較緩慢的魚群可吃。

大石塊組成的溪床階梯下,也是鱸鰻熱愛的狙擊點

而瀨區形狀不一的石頭層疊,並不會像規格一致的磚塊,但流動的水勢又淘選了會沈澱在此的特定粒徑大小,所以活水不缺孔隙。水流弱時,帶來較輕的細沙,但水流較強時,表面不夠重的又多半被帶往下一緩流處。這些薄薄的、沒被壓實、也沒覆蓋整塊塊石的細沙,動物可以藉由身體擠開,算是河溪裡的軟組織。

石下總有瓢鰭鰕虎容身之處

有的孔隙其實只是輕輕塞滿,但沒有被壓實,四周也還凹凸有緻,或許不影響牠們被利用的理由。因為動物也會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內,自己營造孔隙。

日本瓢鰭鰕虎的逃竄常帶有一溜塵煙,就是原本卵礫石縫隙裡的細沙


枝牙鰕虎扭動身體,能鑽出只適合牠們通過的洞房入口


吻鰕虎威嚇情敵的大嘴巴不是說嘴而已,也展現了實際打造愛巢的真本事

還有一些你想不到的!動物自己布置營造的孔隙~

有些石蠶會自己拉個防護網,圈出一方自己的小房間;或著有蒐集網的功能,攔截水流帶來的微小可用物質,就是居家隔離也有物流送餐的概念。

說穿了,「孔隙」只是我們人類的溝通上的概念用詞,在自然界是一系列貌似不規則的環境表面——形狀上的不規則、材質上的不規則,因為某些自然營力,在這個地質地形條件下的長期規則律動下,而使孔隙的樣貌其實有點秩序地出現在溪流中。若我們看懂水流力量如何被宰制,大概就能感受出這當中存在著可預測性。

因此,師法自然的水勢能量配置,保留或重新提供本地溪床溪岸的材質環境,適合本地物種和環境的孔隙,就會自己發育回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武塔人的回憶,消失的南澳南溪(下)

遠望坑溪的復健:羽豐米也要魚豐

寒流中的毛毛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