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紋——清涼水下的秘密
8月下旬時令入秋,節氣白露後,相信許多人感受到秋意漸起;近期接連迎來兩個「擦邊球」的颱風,其實有著鬆口氣的確幸……
今年在全球許多地區,高溫熱浪破紀錄連連,而臺灣也難躲極端氣候因素衝擊下的能源與水情壓力。在特別乾旱的東部,盛夏的這段時間,有些水潭泡下去如同洗熱水澡,其實沒有那麼舒服。我們在調查過程中覺得水太溫熱,爬起來就好;但水中生物多半是外溫動物,完全可能面臨「溫水煮魚」的困境。
那麼溪水清涼的秘密是什麼呢?溪水是否能暢快流動、或像死水般的停滯,這差別都可能影響水的溫度,進而牽動水中的溶氧。而除了可能流經的沿途有濱溪綠蔭帶來了遮蔽的涼爽,石塊跌宕間水體有上下充分地交換之外,當水體表面產生了水波的律動,波谷對炙烈陽光造成反射及散射,就有助於降低水溫。
而相較於平整的溪床水岸,多變的自然溪流更有利於產生水波。當溪水流動經過著高低不平、寬窄不一的路徑、來陣風的吹拂、激流過石的跳躍, 或有溪哥衝到水表抓飛蟲的漣漪….;這些躍動除了帶動水層間的擾動,也因此產生了波紋反射,這種種的自然而然,都讓熱辣辣的天氣下,溪流可以更冷靜、而生物得以保有活力。
若你這夏沒玩到水,沒關係,現在就讓這光波水影催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