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8的文章

從河串起的起起落落

圖片
水,之於生命是必需的;之於文化也是重要的元素。一個聚落曾經因豐沛的溪水,發展出獨特的水源利用、分配模式,一時聚落人聲鼎沸,倚靠河溪資源的產業興盛;但也因為沒了水,原有的模式不在、產業不在,到後來居住於此的居民,也慢慢移居離開。數十年的時間,聚落經歷大起,也走到低潮,這是一段「河與人」的故事。 節氣走過「春分」,目光來到宜蘭,供作秧盤二次催芽的綠化場,送走了碧綠的秧苗,也已重新引水翻耘,回歸水稻田樣貌,整個宜蘭插秧季算是正式結束。雨量豐沛的宜蘭,給大家的印象一直是水資源充足,無須設置水庫儲水、湧泉質淨量足,也因為水耕的水稻一直是蘭陽平原重要的農作物。 位處宜蘭山腳的中華社區粗坑聚落,也曾經水田密佈,在大家很熟悉由農田水利會設立灌區,修築水圳灌溉的時代背景下,粗坑聚落為中華社區四處聚落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但卻唯一未有農田水利會灌溉系統的區域。 那怎麼解決灌溉水源需求呢? 在解答這疑問前,我們先把注意力拉到水利會能量罕至的山區環境,早年先民移墾山區,直接取山澗坑溝的作灌溉,在水源取得容易的區域,可能開墾成水梯田;反之則種植地瓜等旱作。而耕作水梯田的區域,或透過宗族共識、水田位置高低、離取水點遠近的因素,決定各戶、田區水源分配的多寡。位於水尾或連續耕作面積廣大的農戶,則開鑿埤塘,平時蓄水以因應枯水時區耕作之需。 平原地區開墾,經歷清領時期的「諭告裁定水份(類似今日水權)」、日治時期的「公共埤圳管理」、「官設埤圳管理」,乃至後期的「水利組合」確立,開始有農田水利會的雛型,平原地區的灌溉給排系統多以設置完善。何以曾經水田密布的粗坑,始終不是農田水利會灌區呢? 這中間存在著一個特別的先民開墾故事。 在開墾之初,粗坑先民自發性籌工建置引水設施,取粗坑溪豐沛的溪水飲用、灌溉及畜養家禽,初期仍有水源分配糾紛,但為公平分配灌溉水源,先民推行「輪水鬮」機制。居民共同推舉村中深受信賴的藍家為共主,由藍家主人依各戶耕地大小範圍分配供水時數,並以藍家宅院裡的時鐘為輪流供水切換基準,而供水順序則由各家抽籤(鬮)決定,排定無異議後,製表貼在藍家廳牆上,輪水期間藍家泡好茶水,夜不閉戶,方便前來看鐘、看表的人,村民彼此信賴,長久以來皆無紛爭,而水圳設施的維護管理,則仰賴農戶間出工、水錢收取支應。粗坑溪除了是聚落水源重要來源外,溪流中的魚蝦蟹,一直是居民補充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