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媽媽透露生存秘訣:沒四千萬別游出草叢!
蛤?所以隨身攜帶四千萬鉅款就可以「游來~游去~樂悠悠~~♫」嗎?河道險惡生存不易,但鉅款不是保命符,是提醒小魚兒們「沒事千萬」別游出草叢啦!
來自魚媽媽的上古冷笑話乍聽之下似乎有點反邏輯,水可以通過的河道寬度之所以變窄、水流變得強勁,難道不是因為流路上長滿了植物所造成的嗎?雨季來臨前,也會看到各地區的鄉鎮公所忙著剷除這些濱溪草叢啊!
如果我們老是把這些低灘砂石連同植物挖起來,堆在河岸兩邊,變成水沖不開也淹不到高灘地,長期下來變成了穩固的樹林(而且常常是討厭的銀合歡…),水路真的就更相對不容易往兩側河岸展寬。在這個情況下,水流的能量如果轉而向下掏刷,久而久之大水來臨時,也只能在這窄槽裡又急又猛地沖過了!
由中華鱉為大家示範如何在植叢下的緩流求生存
來自魚媽媽的上古冷笑話乍聽之下似乎有點反邏輯,水可以通過的河道寬度之所以變窄、水流變得強勁,難道不是因為流路上長滿了植物所造成的嗎?雨季來臨前,也會看到各地區的鄉鎮公所忙著剷除這些濱溪草叢啊!
這些倒得歪七扭八的植物,有什麼用處?
草叢的好,水中生物知道
事實上,流路平時的確因為灘地與草叢,而集中到穩定的低水流路上,但也因此得以確保在又熱又乾的夏季裡(因為環境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情境),讓少少的水量也能形成穩定的連續水流以及足夠的水深,即使是枯水期,生物還是能夠到處旅行,不會因為斷流而受困、伏流而渴死曬乾。溪流看似「瘦了」,其實是健康的瘦哦!
流路安全的激胖、復瘦,這些低灘地上的草叢,是不是挺好用的呢?
如果把灘地上的草叢移除……
灘地上的低矮草叢只會在枯水期時拓展生長,豐水期時的溢淹、刮除會自然地抑制成長,藉由洪水來來去去達到「自主健康管理」。如果我們老是把這些低灘砂石連同植物挖起來,堆在河岸兩邊,變成水沖不開也淹不到高灘地,長期下來變成了穩固的樹林(而且常常是討厭的銀合歡…),水路真的就更相對不容易往兩側河岸展寬。在這個情況下,水流的能量如果轉而向下掏刷,久而久之大水來臨時,也只能在這窄槽裡又急又猛地沖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