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塔人的回憶,消失的南澳南溪(上)

編按:2021 年來到傳說中的宜蘭亞馬遜,看了一整年乾涸及疏濬採砂的擾動後,怎麼樣也都等不到南澳南溪回到原來的樣子,或說,想像不出南澳南溪原本該是什麼樣子?於是,我們跟著海石頭海島工作室的夥伴,聽聽從小生活在這裡的永光大哥,談談他心中的南澳南溪。
作者:朱磊

武塔部落位於南澳南溪的下游,這一次拜訪的永光大哥從小在部落長大,也曾沿南澳古道溯源回到「舊部落」(位於南溪的上游),想見即使部落歷經遷移,南澳南溪未曾離開武塔人的日常光景。

這天永光大哥帶著我走走瞧瞧,我們從武塔部落出發,沿著蘇花公路先朝南澳南溪的下游移動,直到南澳南北溪的匯流處,再上行前往澳尾橋、鐵路橋、莎韻橋和哈卡巴里斯橋。透過永光大哥的講述,描繪出過去50多年來南澳南溪的變化,包含交通建設、地景變遷,以及因而不復在的南澳南溪回憶。


「蘇花改」通車之後

永光大哥把藍色小貨車停在武塔部落旁的蘇花公路(台9線)31.6k上,自從2020年蘇花改通車後,這裡的車流量明顯少了許多,大部分都是大貨車、砂石車以及重型機車經過。

「開始了嗎?」永光大哥問。
「好了、好了,開始錄了。」我說。


左邊的水道就是從部落流出來的南溪水,右邊是鐵路涵洞。

「部落從南溪引水之後,部分的水再流出來,和鐵路涵洞的水在這裡匯集成水潭。以前公路還沒修建時旁邊都是水田,那時水潭裡有鱸鰻,我們會在晚上帶著頭燈跟魚叉來射鱸鰻,偶爾也會看到一些毛蟹。」

「來,這裡。」永光大哥領著我越過馬路,指著已經被草掩蓋住的坡地。

「民國60幾年的時候,南溪的水是從對面上游的澳尾橋頭,斜斜地打到這個點,這邊會形成一個深潭,當時我國小還國中,跟同學在這邊釣台灣鯽魚」,永光大哥補充說:「不過有時溪水也不會打進來這邊,要看颱風。」


來自上游的水,從澳尾橋的位置沖擊到眼前的坡地位置,形成深潭。

接著我們上了車,沿著公路往北邊前進,來到31.2k停下。
「現在河道比較緊縮了。」
「比較緊縮?」我不解地跟著複述一次。

「這段公路都是峭壁,路很小,另一側就緊鄰著溪床,以前看得到對岸的澳尾山,那時如果溪水夠大,就固定會打到這片岩壁,再彈到下面的小山(南北溪匯流處)。後來民國99年開始的蘇花改工程,挖出來的土方都運到這邊的溪床放,你看,填了那麼多,到對面澳尾橋那邊,溪床幾乎填了一半。」


早期溪床上的溪水夠大時,甚至會打到這片岩壁上。


民國99年Google地景,眼前的溪床平坦,澳尾山就聳立在對岸。
民國112年Google地景,被填起的溪床已經無法看見對岸的澳尾山。

現在的溪床已經被填成像山坡一般,真難想像水流量大時,溪水曾經流過我們站的位置,沖擊公路另一側的岩壁。

我們沿著岩壁側走了一小段,永光大哥指著一處山坡說,這裡以前是外公外婆的地。


3、4歲時,跟著爸爸翻過山坡上去耕作,中午再到溪床吃午餐是日常。

「從這邊上去有他們的耕地,種了一些花生。我3、4歲時,會跟爸爸從駁坎下來,再下到溪床煮午餐,那時溪床都是石礫地。後來民國60年,因為北迴鐵路建蓋,這裡就被徵收了,當時是戒嚴時期,也不知道有沒有收購或是賠償。」

「蓋北迴鐵路的時候,對溪床有什麼影響嗎?」我接著問道。
「北迴鐵路民國60年左右開始蓋、民國70年通車,影響還沒那麼大,挖出來的土方都用在鐵路跟車站了。」

車子再度發動,Alian radio FM 96.3電台的音樂也隨之響起,這時候左方一台大型重機超了車。
「哇這一台、比我的車還貴欸。」永光大哥打趣地說,又指了一下右邊,「這邊以前都是溪床。」

我們繼續往下游移動,來到南北溪匯流口,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小山,這裡有條小路夾在蘇花改與溪床之間,要不是永光大哥領路,真不曉得這裡有柏油路,沿途也沒有碰到任何車輛經過。


南溪的溪水轉過這個彎,就會和北溪匯流了。

「大概民國74年以前,這我記得最清楚,秋冬的時候有很多水鳥,無名溪那裡也有很多。這邊地質都是沙地、長滿芒草,還有手掌大的鵝卵石,現在看到的銀合歡是後來才有的,因為小鳥吃它的種子之後到處排遺。」

「你看這邊,溪水從前面的岩壁反彈過來後,形成一個深潭,再流出去跟北溪匯流;有時候會隨著颱風變化,形成一個又一個封閉的湖,我都會在這種時候來這裡釣鯽魚、烏魚。」

永光大哥指指上游,接著說:「從這裡往上游到莎韻橋的鯽魚最多,因為溪水很平緩;烏魚的話,我會跟國高中的同學用五分網來抓,我們從上游開始放,一人站一邊,慢慢放下來就會抓到十幾尾哦!」


南北溪匯流口,遠處那條就是北溪。

「往下那邊是北溪,我們幾乎不會來北溪,但是國中的時候我們會抓山壁,在上面摘野生的橄欖來吃,不過後來建蘇花公路就都砍掉了。」見永光大哥訴說橄欖的模樣,彷彿我也吃到了幾顆橄欖。

「你看這個蓖麻,以前是用來做潤滑油的,血桐、山棕、大葉欖仁……等等,還有姑婆芋,這不能亂吃喔!」永光大哥指著路邊的植物點名,順便就幫我上了堂植物辨別的課。

南澳溪口與小龜山


南澳南溪和北溪匯流後,往東大約兩公里就出海了。

「往下就到南澳溪出海口了,我們以前都叫溪口的龜山『兩座小山』,兩座小山本來在水中央,過去需要涉水,因為離部落較遠,我們比較不常過去。以前那裡是一片湖,可以射烏魚、網烏魚,湖裡面也有很多燒酒螺,民國6、70年時會去撿拾炒來吃,後來福壽螺出現後就沒有了。」永光大哥補充道。

因永光大哥成長過程中到溪口的經驗較少,於是補充了另一位在溪口有記憶的陳明通大哥(通哥)之敘述。


現今的南澳溪出海口,龜山曾經是與陸地未相連的海島。

民國65年以前,年少時期的通哥會在寒、暑假期間回到南澳長住,並跟同齡的五、六個夥伴,到溪口抓魚、游泳,那時候溪水很充足,毛蟹很多,他們會用網子撈有吸盤的魚。

夏天的時候,會在海岸吊橋(今海岸大橋)下面,以改變河道讓魚困住的方式捕魚,如果抓不到魚,還可以跟朋友們去海裡游泳,游到小龜山外面的礁石上,再游回來。以前的海灣其實更靠近內陸,是溪水慢慢帶出泥沙,海岸線才慢慢到今天的樣子。

後來查核《蘇澳鎮志》,當中確實提到過去龜山是一海島,大南澳平原則是海灣,南澳的南溪和北溪帶來的泥沙沖積成三角洲平原,使得龜山與陸地相連,形成現狀。

民國65年以後,南澳溪的水量變少,通哥跟朋友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只知道沒有水,毛蟹也沒有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街景解謎】八芝蘭異聞錄:消失的吊橋

灌溉取水如何衝擊河海資源?洄游魚蟹難關多 part.1

寒流中的毛毛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