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拒拆遷、免都更----我們都住蘆桿巷

圖片
科幻與恐怖電影中,幽閉老舊的社區建物裡,總會有些駭人的故事。現實生活中,人們對那樣的地方也常望之卻步或多所誤解。而大自然在人們眼中,似乎也有些這樣的「三不管地帶」,溪床邊綿延茂密的蘆竹植叢,就是這樣的所在。不過,在這樣看似飄著腐敗氣味,人們總想「都更」的地方,卻真實棲息著一些魑魅妖物般的怪奇住戶。我們來瞧瞧~

陸上行舟的城市探索:追尋老河道

圖片
咦?怎麼有人在大馬路上玩充氣天鵝? 原來,這是一場「陸上行舟」的城市探索! 在你我習以為常的水泥叢林中, 在柏油路的掩蓋、與堤防的遮擋下, 河流在城市裡失去了面目、變得模糊; 河流與人的互動不再親密、逐漸遙遠而終將遺忘。 於是,就有了這一場「陸上行舟」, 用二輪替代雙槳,沿著現今的河流追尋昔日的河道, 重新探索與河共存的土地故事。

彩色鰕虎,黑白記事

圖片
豔陽蒸發的水氣,被熱風吹到她小麥色的面上凝成汗珠,無情地說明今夏的乾涸,仍是進行式。 小溪兩岸的野草還喊著:「我們要乘勝追擊。」急往溪床中央擴張。 「來。」朱背樸蟌肩上的那盞橙色明燈,領著她繼續上溯,前方開始出現了更密集更高大的九芎與水同木,那颱風只在溪床撒下了雜亂的斷枝殘幹,卻不願施捨足夠的水分。

溪濱散步:色彩繽紛的生活提案

圖片
如果你是一個色票迷,那麼一定不可錯過這浪漫的色票產生器;如果你對生活美學有所堅持,那麼,這篇文章將重新打開你的想像;如果,你平時就自詡為生態人,這篇文章更將展開你充滿創意的藝術行動。 在平凡的生活中,每一幅日常的風景,都能夠定格為一張張絕美的色票。先來看看這些取自環境中的色彩之詩吧:

你也有好水十選嗎?來作自己的溪流管家

圖片
『看到出海口了!』幾個孩子爬上石頭指著前方,有穿越成海賊王的感覺!今天,這群孩子像大人,可以協助溪石下水生昆蟲的翻找調查;而同行的大人則也成孩子,趴在水面看魚穿梭,躺在水裡不想起回到陸地的世界。 沒有下溪之前,你不會知道 ….

石頭上的數學考卷~蔬食的魚請作答!

圖片
溪畔少年的煩惱 戲院播著「回到未來」的那個夏至,東北角的一條小溪旁,微弱的南風中,漫著溫溫的泥土味。 「 八婷 還沒來喔,女生就愛遲到。」綽號「運將」的黝黑少年說,順手拾起一顆石頭用力擲進溪中,霎時水花飛濺、水下幾十個黑影放射竄開。

東北角的夏季練習題

圖片
酷暑的七月下旬,天空蔚藍到令人生畏,連粼粼的波光都閃得暈眩。我們順著溪流往下游調查,一開始還慶幸有清涼溪水,但越往下游,河道上可見的水量越少,一時以為是曬昏了頭走反了溯源。抵達匯流口時竟見大片如荒漠的砂礫洲,這幾天鄉里間隨時都聽到的接水話題又回到耳際,這就是東北角!多雨形象的背後其實有季節性的難題。

非鯊非虎像和尚?窺見日本禿頭鯊

圖片
黏在石頭上的魚 「魚被黏在石頭上!」 北台灣的某條溪流裡,撐著膝蓋半蹲在溪裡的小小喵,盯著湍瀨區的幾塊大石頭,看得入神,渾然不知半個屁股都泡進冰涼的溪水裡了。 「這是日本禿頭鯊,牠們是自己跳上來黏住的喔。」小小喵的爸說。 「嗄?溪裡有鯊魚?」 「其實牠們不是真的鯊魚,是一種鰕虎。」 男人拿了一個小撈網,用手把石頭上的一尾禿頭鯊撥進網中。 「你仔細看牠的胸部,是不是有個吸盤?」 「有耶!真的會吸嗎?」 「會! 牠們的腹鰭在胸部,長成吸盤的形狀,真的有吸盤的功能。這類的魚都叫鰕虎,牠們就是這樣暫時吸在游不上去的石頭上,然後扭動身體慢慢往上,或者等待水流比較大的時機用力衝上去。」 「為什麼要一直往上游?」 逆流的生命史 「牠們要找到一塊適合的地方,作為牠們的『秘密基地』,在大石頭下挖 地穴築巢,產卵生小孩。你看,這裡大部分都是小石頭,所以牠們要往上找。」 「愈往上去,溪水不是愈急嗎?小魚一孵出來就要用力吸在石頭上? 感覺命苦。」 「誰教你講命苦這個詞的呀?」男人挑了挑眉毛,斜眼看著女兒,「小魚苗剛孵出來的時候,很小很小,吸盤也沒長好,所以根本吸不住石頭。」 「那…?」 「沒錯,牠們會…被水沖走!」 「就像玩滑水道一樣?」 「就像沖馬桶一樣。」 「噗~沖到哪裡?」 「海裡。」 「哇!」小小喵的驚嘆聲響徹雲霄。 「然後,牠們就在海裡漂啊漂,每天慢慢長大變得強壯一點點,就這樣漂了半年,有天牠們嚐到淡水的味道,於是用力往淡水的方向游去,就到了出海口,然後就會游進溪裡。」 「會回到自己出生的溪嗎?」小小喵睜圓了澄澈明亮的雙眼。 「不一定喔。說不定有那麼一點點可能。但實際上,牠們絕大部分,都會在海裡就被大魚吃掉了,有時候到了溪口,會整群被東部的居民用魚簍或三角網撈起來,做成沙西米,是一種古老的高級料理喔。」 「是魩仔魚嗎?」 「長得很像,但是可以看到紅紅的內臟,所以被稱作紅頭魩仔,撈法、賣法、吃法都不一樣,售價高很多喔!下次去花蓮找馬耀阿伯,他就會請妳吃吃看。」 「爸爸你很壞。」又露出正義魔人的表情。 「原住民稱牠們『VULAU』,意思是『月亮的孫子』,也許因為滿月的時候,潮水變化特別大,淡水與鹹水的差異大而讓牠們更積極地往溪裡游,大量群聚而更容易撈捕。也可能祖先稱牠們是月亮的孫子,是要提醒後代尊重牠...

河裡也有灰犀牛

圖片
盛夏我們一群人在東北角的溪水裡,只要靜靜不動站一會兒,清澈見底的腳邊就有機會看到大大小小的日本禿頭鯊,有的看起來是剛抵達的小小班、有的已經可近10公分,中間還不時穿插閃電光澤的枝枒鰕虎、大花臉的吻鰕虎。但往前走不久,越過兩米高的取水堰,溪水從抬高的河床下滲成伏流以致水位極低,雖仍清澈但魚況如荒漠,禿頭鯊屈指可數,其他沒吸盤無法攀爬的種類就更看不到了。此溪污染甚少,更因此震驚於一處取水的設施,就這麼輕易阻斷回家的路。

當家徒四壁~為什麼砌石護岸不見得生態?

圖片
很多努力想成為生態工程的河溪治理,為何常變成生態殺手?關鍵之一在於為了標榜「就地取材,少用水泥」,我們把溪裡最重要的環境因子改變了。除了可能在節能減碳上有九牛一毛的良善但卻對原本住在溪裡的生物帶來比地震洪水還可怕的,無法恢復的毀滅。倘若我們原本的餐桌座椅眠床,被別人都拿去貼在牆上當壁飾,「家徒四壁」或許對這窘境是貼切的形容。